骆驼效应(什么叫做骆驼效应)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意思

1、直接从字面上理解的话,那就是之前放再多的东西都么把骆驼压倒,可就是放上最后一根稻草后,事件就不同了,骆驼被压垮了;

2、有字面意思,还有引申义。那就是,常常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这些事情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这都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一旦过了这个度,这个临界值一旦被突破,他就崩溃了;

3、此外,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胜利的最后契机,这个契机一旦到来,就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扩展资料:

出自阿拉伯的寓言: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大约起源于阿拉伯世界。叫做“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back."意思是"压垮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主人有一匹老骆驼。它一天到晚任劳任怨地干活。有一次主人想看看这个老骆驼到底还能装多少货物。于是不断地加、不断地加。但是老骆驼还是没有垮,最后主人想是不是已经到了极限呢,于是轻轻地投了一根稻草在它背上,没想到就是这一根稻草使老骆驼轰然倒下。

意思是说事情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的临界点,再增加任何一点点地因素就会使之崩溃。再小的分量,积累起来,也可以沉重如山。这与滴水穿石,蚁穴溃堤,都有相似的意思。这句谚语所不同的是,它强调:切勿做添放最后那根稻草的事情。

骆驼效应(什么叫做骆驼效应)

骆驼二次消化食物的现象学名叫什么

中文名称:厄尔尼诺现象

外文名称:elninophenomenon

内 容: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

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

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

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

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

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

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

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

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

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

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

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

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

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

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

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

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

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

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

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

、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

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

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

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

“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

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

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

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

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

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

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

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

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

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

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

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

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

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

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

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

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

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

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

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

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原来,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经如,厄尔尼诺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过空前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

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那次厄尔尼诺效应造成了1500余人丧生和80亿美元的物质损失。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迄今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发或地壳断裂喷涌出来的熔岩的加热作用造成洋流变暖,进而导致信风转弱和逆转。另有人则推断,也许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便会发

生厄尔尼诺现象。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

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作为。1986年国外科学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最后一颗稻草可以压死一只骆驼体现了压力的什么效应

体现了压力的积累效应。

一根稻草压死一头骆驼之说,意思是让骆驼驮上荷载,逐渐增加,总会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那时,再压上一根稻草也会把骆驼压垮。反过来说,一根稻草也可以挽救一个结构。洞室或边坡的崩坍,总是从局部小块掉落或局部范围错动开始,不断恶化。如果一开始就加点小力量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结果就完全不同。一根细柱受压,极易挠曲,如加几个支点,尽管并未提供多少反力,细柱就能承受大得多的压力,都是同一道理,即花极小代价,防止天平向一侧倾斜、恶性发展而已。

请求别人帮助失败的原因

请求别人帮助失败的原因是:你提出的帮助,这个人确实做不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跟你讲一个小故事,有个人骑骆驼旅行,夜幕降临时,他支起了帐篷睡觉,晚上呢外面起了风沙,骆驼就把头伸了进来,旅行者是个善良的人,觉得骆驼只是把头伸进来了,就没有在意。

但是过了一会,骆驼又把脖子和前蹄伸了进来,旅行者还是没有在意,于是这骆驼啊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挤进了旅行者的帐篷,最后骆驼把整个身子都挤进帐篷,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设一开始骆驼就把整个身子挤进了帐篷,旅行者是否会愿意呢?

我想肯定是不愿意的,而聪明的骆驼在这里运用了“登门坎效应”,达到了它的目的。

什么是登门坎效应,就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嫌认知上不协调,或者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于是呢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就犹如要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的登,这样才能顺利的登上高出,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因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或者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呢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所以要请别人帮忙的 时候先预估一下这个请求,别人能否做到或是是否违背了他人的意愿。

如果你觉得这个请求对她来说有难度的话,那么不妨利用一下登门坎效应吧,除了登门坎效应,这里在跟你分享第二个求别人帮助的好办法。

心理学上叫做“门面效应”,所谓门面效应,就是当你想让对方接受的只是一个小的但对方一般也不会答应的条件的时候,那么你不妨像他提出一个更大的更高的要求,对方在拒绝了你的大的更高的要求之后,一般会接受你再次提出的那个小要求。

门面效应就是利用人们的补偿心理,正如登门坎效应所说的那样,人们往往都希望扮演慷慨大方的角色,而拒绝无法让人扮演慷慨大方的角色咯,同时拒绝也会让人产生负疚的心理,所以人们会希望在做一件小的容易的事情来平衡心里的内疚。

女人的同情心更强,容易产生负疚的心理,所以门面效应对女士更有效,最后呢,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在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登门坎效应和门面效应,当然该用哪个方法还是要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景做出变化。

总之,学完到知识之后是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以上就是今天跟你的分享,如果有启发记得分享给你身边的小伙伴。

骆驼真的是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吗?

提到这个问题,第一个冒进我脑子的念头是:稳定平衡与非稳定平衡。

要想一个小扰动改变系统的状态,只能是处于一个非稳定平衡态或者本身就不处于一个平衡态中。

那是个典型的不稳定平衡态。

这个问题我们明确一下,在最后一根稻草放下之前,骆驼处于什么状态。

力学上的平衡态和生命的平衡态是否可以类比

冒进脑子的第二个念头,是函数的收敛性问题。

一根一根的加稻草,相当于每次做一个无穷小量的叠加,那么这个问题就转换为:

每次叠加一个小荷载,对骆驼产生的效应进行叠加,经过无穷多次的叠加效应总和是否收敛的问题。

很多答案提到,无穷小量的叠加,最后总会压死,这就涉及到一个假设,无穷小量效应的叠加不会提前收敛。如果无穷小量效应的叠加在压死骆驼前,提前收敛了,那么骆驼就压不死。

冒进脑子的第三个年头,是疲劳问题

钢结构的疲劳是每次施加一个不大不小的荷载,不过需要拉压循环,在超出疲劳寿命的循环次数后,就会开裂,断裂。

这不是一个瞬时问题,而是一个时变问题。那么前面提到的稳定的观点与收敛观点,都应该加入时间参数。即关于时间是否稳定,是否收敛。

以上内容为新媒号(sinv.com.cn)为大家提供!新媒号,坚持更新大家所需的百科知识。希望您喜欢!

版权申明:新媒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k2#88.com(替换@)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09 12:49
下一篇 2023-03-09 12: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