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定律(管理学定律蝴蝶效应)

管理学三大定律

管理学三大定律

大家知道关于管理学三大定律是什么事吗?很多人在对于管理学的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因为只有在大学学习管理类的专业人才可以接触到这个专有名词。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关于管理学三大定律的知识。

管理学三大定律1

管理学三大定律是彼得原理、墨菲定律和帕金森定律。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Dr.Laurence Peter)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Murphy)提出,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

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管理学三大定律2

关于成功的三大定律

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这其中藏着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

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

金蝉定律

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的生活三年(有一种美国的蝉,要在地下生活17年),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然后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

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这就叫金蝉定律。

管理学定律(管理学定律蝴蝶效应)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管理学是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所学习的科目,管理学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涉及到了知识也是比较多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1

一、 素养

(一)蓝斯登原则

1、简介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3、点评

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二)卢维斯定理

1、简介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2、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3、点评

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三)托利得定理

1、简介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2、提出者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3、点评

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一)刺猬理论

1、简介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2、点评

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二)鲦鱼效应

1、简介

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2、提出者

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三)雷鲍夫法则

1、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3、点评

(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四)洛伯定理

1、简介

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3、点评

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一)斯坦纳定理

1、简介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2、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3、点评

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二)费斯诺定理

1、简介

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2、提出者

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

3、点评

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三)牢骚效应

1、简介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2、提出者

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3、点评

(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四)避雷针效应

1、简介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2、点评

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四、协调

(一)氨基酸组合效应

1、简介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2、点评

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二)米格-25效应

1、简介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2、点评

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三)磨合效应

1、简介

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2、点评

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

五、指导

(一)波特定理

1、简介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2、提出者

英国行为学家波特

3、点评

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二)蓝斯登定律

1、简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3、点评

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三)吉尔伯特法则

1、简介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2、提出者

英国人力培训专家吉尔伯特

3、点评

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四)权威暗示效应

1、简介

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2、点评

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六、组织

(一)奥尼尔定理

1、简介

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

2、提出者

美国前众议院院长奥尼尔。

3、点评

只有能切身体会到的,群众才认为那是真实的。

(二)定位效应

1、简介

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2、点评

凡是自己认定的,人们大都不想轻易改变它。

(三)艾奇布恩定理

1、简介

如果你遇见员工而不认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

2、提出者

英国史蒂芬约瑟剧院导演亚伦艾奇布恩

3、点评

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

七、培养

(一)吉格勒定理

1、简介

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2、提出者

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

3、点评

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二)犬獒效应

1、简介

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2、点评

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八、选拔

(一)近因效应

1、简介

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

2、提出者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

3、点评

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

(二)洒井法则

1、简介

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

2、提出者

日本企业管理顾问酒井正敬。

3、点评

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三)美即好效应

1、简介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2、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3、点评

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

九、任用

(一)奥格尔维法则

1、简介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2、提出者

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

3、点评

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作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二)皮尔卡丹定理

1、简介

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

2、提出者

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

3、点评

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十、激励

(一)马蝇效应

1、简介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2、点评

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

(二)倒u形假说

1、简介

(1)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作得最好。

(2)当一个人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作好工作的动力了;

(3)相应地,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

(4)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之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即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形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

2、提出者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

3、点评

(1)激情过热,激情就会把理智烧光。

(2)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2

1、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

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4、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5、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6、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7、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8、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9、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0、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管理学中的十三条定律

现代企业管理嘛,确实是个大课题。

我也在研究这一块,常见的管理学有如下定律:

1,彼得原理

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

2,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3,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4,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5,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6,华盛顿合作规律

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

7,手表定理

著名经济定律之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8,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

9,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10,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如无发要,勿增实体。

老生常谈,仅作参考,呵呵

管理学的三大定律

西方管理学三大定律是彼得原理、墨菲定律和帕金森定律。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管理学三大定律

管理学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管理学帕金森定律

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管理学彼得定律原理

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

以上内容为新媒号(sinv.com.cn)为大家提供!新媒号,坚持更新大家所需的百科知识。希望您喜欢!

版权申明:新媒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k2#88.com(替换@)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09 12:50
下一篇 2023-03-09 12: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